最后■◆,改革开放40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亿万名中国青年的共同经历与深刻记忆,是激发学子们刻苦攻读的制度支柱和原初动力◆■。高考对于推动中国教育发展和经济起飞★■★、维护教育公平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回顾高考改革历程,尽管面临不少挑战,但它的权威性、公平性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根据安排★■◆◆◆★,今年北京市将继续推进录取批次改革,将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
新高考制度无疑是给了广大考生更多的可能性,多元教育评价体系贯彻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最终受益的也是学生。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陆一认为,新高考改革的旨趣在于打破“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兴趣、减轻课业负担和严重的文理偏科现象。
1.考生可根据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等因素,按照对各科目的喜好程度进行选择
此前,已有上海(2016年起)■◆◆、山东(2017年起)、海南(2017年起)、浙江(2017年起)★■■◆★◆、天津(2018年起)■★、广东(2018年起)、辽宁(2018年起)等地一本二本合并录取。
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依据考生首选物理或历史科目的不同,分别划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分别投档录取。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公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从试点阶段迈入逐步推广阶段■★◆。
同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之间互无关联,符合填报资格的考生可以填报某所高校的1个“院校专业组”,也可以填报同一所高校的多个不同的“院校专业组”;既可以连续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也可以间隔填报同一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具体内容请自行搜索当省的《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同时,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作为高校招生录取参考。8省市均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考试安排在统一高考期间一并进行,并且将考试次数确定为1次■■。
过去我们的高考采取“一考定终身■◆■★◆★,” 简单的“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用一个标准衡量人才,所有人都不是人才。失败的人肯定不被这个考试认为是人才,得高分的人也不是,因为他可能丢掉了优势和兴趣来追求分数。最终导致很多人不能成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分析说。
按照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北京市在2017年启动了录取批次改革,先期已将本科二批、三批合并为本科二批,取得良好的效果。
2.考生要结合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进行选择(这个请一定要注意◆■■◆■◆,专业招生将有要求学生选考科目)
综合来看,8省市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考虑了区域差异性◆■★◆■,有利于改善高考改革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推动改革平稳进行。
即不仅依据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还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重要参考。
有分析认为,合并本科录取批次后,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可以面向同样的生源并同台竞争,创造了较为公平的录取环境,相应地也给考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有助于淡化学历歧视。
高考制度改革后报考志愿将按高考的综合成绩分为三个批次进行◆★,即成绩最优的第一批次先报志愿,然后成绩次之的第二批次★■◆,最后是成绩垫底的第三批次。(具体内容请自行搜索当省的《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第一批考生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批考生和第二批考生填报志愿后,再进行投档录取。以此类推。第三批志愿填报和录取后◆★◆★◆,如仍有院校专业未完成计划的★◆◆■◆,实行征集志愿★■。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对外公布。北京市今年高招录取批次有重大调整◆★,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
与上一点相联系,新高考制度进一步突出了物理■★◆、历史两个科目在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大类人才选拔和培养中的基础作用。当然,这样设置的初衷主要是考虑体现高校人才培养需要以及对接各地中学教育教学实际。至于再选科目实行等级赋分,则是针对再选科目难度不同、考生群体不同使得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这一问题的措施◆★■■◆,是教育考试公平、公正的一次向前迈进■◆★。
纵观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先是2014年,国家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7年★★◆★◆■,上海◆★◆■■◆、浙江成为了第一批高考改革试点★■。随后,第二批改革试点为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到现在的2019年4月23日,第三批改革试点公布。计划于2021年,初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新高考制度下的教学模式,从原来的“固班教学★◆■■◆”变为★■★■★“走班教学★◆★■■■”,依据8省市公布的有关解读文稿,对如何开展选课走班教学有了明确安排。比如,学校不得为了增加选择考学科的课时而挤占其他非选择考学科的课时,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努力开发精品选修课程★■★★★◆;探索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构建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和导师制有机结合的班级管理制度◆■◆◆★■。
其中■■■■◆★“3”就是3门主课,语文◆■★、数学、外语。“1■■◆■★”则是在物理与历史中选择一门科目■◆★。“2”是指在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中选择2门科目。据此自由组合,总结下来共有12种组合方式。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方案。4月23日◆★■■★,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省份,
自2021年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采用“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方式★★。志愿填报及投档的基本单位由“院校”改变为“院校专业组”★★★■■◆。“院校专业组”由招生院校根据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选考科目要求和人才培养需要设置,是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一所高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
对于广大学生来说■■★★★◆,新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文理分科★■,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等在12种科目组合中自主选择。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学习进步。另外,新模式下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科■★◆◆,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对高校录取也是非常好的方案,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3+1+2★★■”模式中物理、历史定为首选科目,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之前部分省市高考改革的经验◆◆。在浙江、上海的高考改革中,出现大量学生“弃选”物理的情况。物理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选考人数过少◆★◆,可能造成大学阶段学习脱节和科学素养下降。作为第三批高考改革试点地之一的山东省■■◆,并没有采用“3+1+2”的新模式,反而沿用了第一◆◆★★★■、二批的◆★■■◆“3+3★★◆★”模式。原因在于目前山东省“3+3★★◆”模式实施平稳,安全顺利■★■◆,社会反响良好★■◆★◆,不少舆论曾担忧的物理科目被冷落的问题在山东省并不明显,反而选考物理考生数量可能“不降反升,”照目前形势看,该方案完全满足相关专业人才选拔要求★◆■。
在降低中西部省份高中学校选课走班教学的难度★■★★★◆;增加考试区分度,以适应生源大省的投档录取;保证高中教学秩序■★、减轻基层中学教学工作负担■★;缓解外语考试在命题、组织管理方面的压力等方面做了重点考虑。
8个省市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主要在“3+1+2”考试科目设置■◆、改进选考科目赋分办法、调整选考科目考试安排、调整外语科目考试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政策微调。
高考制度是适应中国国情的考试制度,必将在为高校选拔合适的人才、保障教育和社会公平、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